佤族简志 

2019年07月01日15:08  
 

图为佤族

一、民族概况

佤族是云南省境内的世居民族,是云南省15个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聚居区俗称“阿佤山区”,阿佤山位于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交界、怒江山脉南段的伸展地带,横跨中缅边境,所以佤族也是云南省16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之一。中国境内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澜沧、双江、孟连、镇康、永德等县。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佤族全国总人数429,709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

二、族源与社会发展

追根溯源,佤族是东亚南部与东南亚最古老的“濮”系族群后裔之一。远古时代其先民已散布到中国西南、印度东南部至东南亚的广阔区域。历史语言学专家研究证实:南亚语系各族,包括今天生活在中国云南边疆境内外的佤族、布朗族、崩龙族(德昂族)、高棉族(柬埔寨民族)和孟族(缅甸民族)等,是我国云南西南部以及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广大地区最早的居民;而傣族、拉祜族、汉族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后迁而至。东汉时,在永昌郡有所谓的“哀牢人”,指的就是当时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傣族、彝族和佤德语支各民族。自唐代开始,史书对佤族等佤德语支各民族开始有了明确的记载。元朝有所谓“蒲蛮”或“浦人”,分生浦和熟蒲。生蒲可能主要指阿佤山区的佤族。明代称佤族为“古剌”,清代则称佤族为“戛剌”、“卡瓦”或“哈佤”等。

佤族自称各地不同,西盟、孟连和澜沧少部分地区自称“阿佤”、“阿卧”、“阿佤莱”或“勒佤”;镇康,永德的佤族则自称“佤”;沧源、双江、耿马、澜沧的佤族自称“布热”、“布饶”和“巴饶克”。本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间对彼此的称呼也不同。1962年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佤族”。

三、经济生活

农业是佤族最主要的经济成分。农作物以旱谷和小红米为主,水稻、荞子和豆类也占相当一部分。此外还有玉米、蔬菜、瓜果、烟草、棉花、麻、茶叶等。畜牧业在佤族地区尚未形成一个专门的产业,但农户饲养水牛、黄牛、骡马和猪、鸡等较普遍。佤族的手工业生产极不发达,还没有脱离农业而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手工业生产大多自农闲时进行,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农业和生活服务而不是进行交换。有纺织、编篾、打铁、制陶、酿酒等。解放前,佤族地区商品交换的程度不太高,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还占很大的比重。一百多年前,随着英国入侵缅甸,鸦片种植随之传入,并越来越普遍,成了佤族地区的一种特殊商品和重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定期的集市,如西盟街、马散街。同时,货币也开始流通,也出现了称为“打牙”的中间人。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佤族的原始民间信仰有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佤族认为最大的神是“西爷”、“西雍”和“莫衣吉”三种,将他们视为创造并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西爷”是天神,“西雍”是地神,“莫衣吉”是山神。此外,佤族还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佤族信仰的主要是小乘佛教,信仰小乘佛教的地区,各地有掌管佛寺的长老和佛爷。信仰小乘佛教地区的佤族,男孩都须先入寺当和尚,时间长短不限,有些几个月或几年,有些到成年还俗。基督教于1912年传入佤族地区。传入佤族地区的“浸信会”还将佤族对自然崇拜的观念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

佤族世代居住在山中,又具有狩采集的知识与经验,故菜系的取材广泛,在民间流传着“一动就是肉,一绿就是菜”的格言。菜肴原料多取之于大自然,具有野味、原味、生态的特点,制作方法粗犷、古朴而简单,味道以辣、麻、苦、咸、酸为特点。饮食种类可分为常见的稀饭类、烧烤类、舂食类、炒食类和生、熟食凉拌类。在节日期间,佤族的特色食品主要有:牛扒烀、牛撒撇、卤肉、红豆烩水腌菜、油炸白豆腐、豆腐皮煮排骨、腌鸡蛋、牛肉干巴、酸辣鱼、大米饭、糯米饭、小甑酒等。最具佤族特色的则是鸡肉烂饭、红米饭、红生等。

佤族较为典型的服装是,老年妇女上穿黑色或蓝色圆领短衣,年轻女子上穿无领短坎肩,下穿一块由黑、红、紫、蓝、黄等颜色的毛线编织成的单幅围裹的筒裙。以前筒裙的材料多为自制的条纹花棉粗布,现在则用多彩毛线制成的彩色布制成,图案有宽条纹、细条纹和提花纹,多为几何图案。裙边织有红、黄、蓝等颜色的花边。成年男子上衣多为无领长袖,袖短而宽大,左衽布纽或银扣。裤子多着大裆裤,稍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佤族男女传统服装多以黑色和红色为基调。

佤族村寨一般坐落在大山深处,建在山腰、山脚或小山顶比较平缓且有充足水源的地方。佤族房屋建筑形式主要有“干栏式”建筑和四壁着地的草木房。干栏式建筑是楼房的一种类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则可以分别做牛圈、猪圈、鸡圈及堆放柴火和其他余物。四壁着地的草木房结构较简单,只用2根或3根木材做支架,墙壁围以竹篾,房顶盖上茅草即可。屋内摆设与楼房也大体相同。寨桩是佤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多用坚硬的、质地较好的木料做成,高度二三米左右。其造型犹如一个站立的长着两只角的人像,有象征性的几何图案遍布全身,圆睁的双目注视着前方,嘴带着笑,肃穆而又神秘。

五、文学艺术

佤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中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叙事长诗、短歌、谜语和谚语等。内容有人类起源、村寨历史、部落关系、机智人物、反帝斗争、爱情婚姻以及与自然顽强斗争等。著名的创世纪神话和史诗《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个神话传说,是一部反映佤族祖先开天辟地、创世造物和婚丧礼俗、宗教活动、劳动生产及各种生活方式来源过程的长篇解释性神话。19世纪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佤族的民间文学由单纯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题材,向抨击社会和讽刺统治阶级的内容上发展。

佤族民族歌曲多为语调式和征调式。一般歌曲的音域较低,音域也比较窄。从音乐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吟唱调、共乐调、欢呼调、踏歌调、玩调、唱调、儿歌解摇篮曲。佤族的声乐是以民歌为主体的。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可分为劳动歌、风习歌、情歌、娱乐歌和儿歌等。佤族民间舞蹈,是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朴粗犷,富有狂热性。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它是佤族寨民参加面最广,掌握最娴熟的一种群众性艺术。舞蹈种类有圆圈舞、舂碓舞、棒子舞、木鼓舞、芦笙舞、甩发舞、口弦舞等。舞蹈动作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有的是模仿植物动态,有的则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

参考资料:

1.郭锐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佤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毛公宁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民族出版社,2006年

(责编:赵亮、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