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专题>>福建原中央苏区县发展之路

弘扬“苏区”精神 重振龙海雄风

2014年12月02日17:02        手机看新闻

龙海地处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出海口、厦门湾南岸,是厦门与闽西之间的重要战略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龙海苏区长达23年的革命斗争是艰苦卓绝、绵长悠久,也是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海是漳州地区革命策源地、闽南地区工农武装斗争主战场和闽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扩展苏区、呼应闽西革命的重点区域;抗日战争时期,龙海是中共闽南特委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的重要交通线和物资补给线,是福建抗日宣传前沿阵地,龙海南炮台打响了闽南抗日第一炮,龙海石码是侵厦日军受降地;解放战争时期,龙海是解放厦门的桥头堡。

新民主主义革命伊始,龙溪、海澄就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反帝反封建浪潮。“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为日后龙海大地开展声势浩大的工农运动和不屈不饶的武装斗争作了思想准备和实践锻炼。“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也为党组织在龙溪、海澄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并准备了干部。1926年7月,胡西冷在中共厦门特别支部负责人罗扬才的协助下,建立了漳属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石码党支部;1926年11月,钟盛道在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建立中共海澄党支部。龙海党组织成立后,积极推动各行各业工会和农会组织的建立,开展工农运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军阀、反贪官、反土豪斗争,是福建省党组织比较健全的县,成为闽南革命的中心区域。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并没有压倒龙海人民反帝反封建斗志,“四?一二”反革命事变的恐怖并没有摧毁九龙江儿女的革命意志。1928年1月,海澄县和石码镇党组织联合组成全省最早特委之一——中共澄码特委;1928年3月,王占春在程溪发动农民武装暴动,有力支援了平和暴动,极大地鼓舞了闽南农民打土豪、抗租抗粮的士气。1930年12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龙溪县南乡成立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1931年8月改为闽南红军游击司令部)。陶铸、邓子恢指挥的红一支队驰骋闽南大地,在龙溪、海澄、漳浦、南靖、平和等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赤色区域,开展土地革命,开辟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部队在漳属各县的反动统治,有力支援了闽西苏区的革命斗争。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4月21日,东路军第四军进驻石码,石码是红军进驻的第二站;4月下旬,龙海人民建立了自己的红色政权——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和石码工农革命委员会。这两个苏区政权的成立,出色完成了中央苏维埃政府布置的筹款、扩红、抗日宣传等三大任务,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取得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胜利作出突出贡献。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撤离漳码,回师中央苏区后,面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疯狂“围剿”,龙海苏区人民在闽南党组织的领导下,英勇顽强地开展反“围剿”斗争,革命火种顽强留存,革命红旗依然屹立不倒。1945年8月29日,驻厦日军派海军大佐松本和领事馆书记官林乃恭及随员等6人,乘“烟台山”号小汽艇前来石码正式请降。八年浴血奋战,闽南人民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前夕,石码、海澄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和统战策反活动,为闽南解放做了大量工作和突出贡献。1949年9月,解放军三十一军九十二师在闽粤赣边区纵队闽西南司令部第八支队的密切配合下,20日石码获得解放,21日海澄获得解放,24日龙溪、海澄两县全境解放。至此,龙溪、海澄两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3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五个历史阶段,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整个革命斗争期间,革命烈火在龙海大地熊熊燃烧,龙海苏区政权在鼎盛时候,曾覆盖现龙海市的大部分乡镇(九湖镇、颜厝镇、程溪镇、石码镇、榜山镇、紫泥镇、海澄镇、东园镇、东泗乡、白水镇等10个乡镇),面积752.25平方公里,人口54.25万人,占龙海总面积的66.7%、总人口的66.5%。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聂荣臻、罗荣桓、陶铸、邓子恢、罗瑞卿、罗明等都在龙海战斗过、生活过;革命老前辈彭冲、王德、苏静等更是龙海人民的骄傲;王占春、李金发、林和尚等无数革命先烈、龙海儿女献身党的事业,尽忠报国长眠大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龙海人民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央苏区的生存发展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朽功勋。据统计,1952年龙海烈军属户数541户,烈军属户人数1993人,1981年8月革命烈士239人,1991年确认革命烈士285人。2003年老区乡(镇、场)7个,老区村(居)102个,老区人口达279439人;2007年又增加4个老区村(居),总数达106个。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龙海人民秉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弘扬艰苦创业、敢拼敢赢的苏区精神,迸发顾全大局的龙江风格,以战天斗地换新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慨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龙海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一条地方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子。1960年2月,龙溪县和海澄县合并成立龙海县;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龙海撤县设市;1996年5月,龙海划出步文、郭坑两镇成立龙文区;2011年12月,角美镇获批成立漳州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经济区划归漳州市单列管理。撤县设市20多年来,龙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了强大活力,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发展提速提效。龙海始终围绕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审时度势抓机遇,与时俱进谋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思路,适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三届位居全国“百强”,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八年保持全省“十强”。多次荣获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称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区面积由建市之初的2.4平方公里拓展到17.5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11.5%提高到49.3%,城市规划建设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设施配套持续完善,龙厦铁路、厦深铁路、漳龙高速、厦漳高速、招银高速穿城而过,漳州高铁枢纽站落户龙海颜厝镇,厦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厦漳同城大道、厦漳城际轻轨、港尾铁路加快建设,交通、医疗、卫生、住房、商贸等一批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相继投用或加快建设,龙海成为漳州、厦门“半小时经济圈”、“半小时城市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市”称号,3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73个行政村获得“省级生态市”命名,109个行政村获得“漳州市级生态村”命名。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09元,比1993年1451元增长7.0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122元,比1993年的2282元增长9.57倍。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将城镇居民纳入新农保范畴,启动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发放制度;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合二为一,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在漳州市率先推行亡故人口免收火化费用工作,殡葬改革管理连年保持全省先进行列;成立龙海市慈善总会,近10年来共募集善款1.35亿元用于抗灾救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深入推进省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工作,率先推行重大项目建设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组织开展“心贴心服务群众、面对面化解矛盾”活动,“平安龙海”系列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县级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福建省“平安先行县(市、区)”等称号。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被授予“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称号,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市、科技进步先进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先进县(市)、农村自来水普及先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民政工作先进市、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市、儿童工作先进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白内障无障碍市。

2013年7月23日,龙海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2014年3月18日,被国务院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龙海市以此为动力,紧紧围绕“推进龙海再创业,重振雄风当龙头”这个目标,突出工业、城建、交通、民生“四大重点”,强化城乡环境整治和作风建设“两项保障”,传承弘扬苏区精神,用好用足苏区政策,加快推进龙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4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65亿元(不含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招商局开发区,下同)、增长12%,规模工业总产值567.6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增长30%,公共财政总收入33.13亿元、增长12.0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13亿元、增长11.83%。

前排左二为漳州市委常委、龙海市委书记张祯锦

(责编:赵淑霞、乐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