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专题>>新疆青河县

一位维吾尔女性的情怀

——记个体经商户阿米娜.萨吾提的先进事迹

2015年10月09日14:35        手机看新闻
村民争相走过阿米娜为他们修的桥
村民争相走过阿米娜为他们修的桥

一条横跨小青河60米的钢精吊桥,竟然是一个一位普通的维吾尔女性用15年做小生意积攒下的钱修起来的……

55岁的阿米娜.萨吾提是青河县出生的维吾尔族普通女性, 也是生活不幸的女人。1978年,在青河县修造厂工作的丈夫乌基比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那场车祸后,乌基比身受重伤,两只眼睛视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为保住丈夫的性命她花光了家里的钱,已经无钱再继续治疗了。丈夫的眼睛的病情就越拖越严重,6年后,他的眼睛就完全就瞎了,丈夫眼瞎了,生活不能自理了,而四个孩子都还小,都围着她要吃要喝,阿米娜几乎活不下去了。很多人都以为她精神会垮掉了,这个倔强的女性走出来,开始了她忙碌而操劳的一生。

为了改变自己窘迫的生活处境。1994年她走出家门做点针头线脑的生意,为了生活,阿米娜决定开始学习做生意,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她识字不多,文化不高,做什么生意好呢,她最后想到,牧区的人家条件差,但是针头线脑的东西是要买的,走亲戚看邻居也要置办些布匹等做为礼物,主人也会准备些礼物回赠客人,刚开始本钱少,她贷了5000元到乌鲁木齐进货,卖出本钱后还了借款然后再进货,再卖出货物。如此累计,她手头有一些余钱,她开始给丈夫看看病,并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

阿米娜是个有心人,为了把好购货关,她不辞辛苦多次到乌市采购。他跑遍了乌市大小商铺,采买了大量质优价廉的物品,这些货物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很快被抢购一空,她又根据本地商品的行情,还制定了经商法规,她多次获得支持红十字会事业先进个人,工商联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走出家门的阿米娜,她发现许多家庭中的贫困人家,她开始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们,有困难,无论是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只要找到她,需要她帮助的时候,她总是慷慨解囊。哈萨克牧民阿迪可斯家在100多公里查干郭勒乡的牧区,女儿该上高一了,在县城没有地方住,住校没有钱,当阿米娜听说了,把孩子接到家里来当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阿热勒乡巴斯克阿哈村的古丽娜孜初中毕业后没有工作,后来是好心的阿米娜帮助她在企业上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善良的阿米娜在做生意的时候,她常常接触到很多牧区的群众,他们讲述着困难的生活,这些困难都深深地牵动着她的心,她总是热情帮助。2007年7月17日,一场暴雨引发了山洪给青河县带来了浩劫,这场山洪仅给小青河流域就造成了10座龙口,23段渠被淤积,3000多亩小麦被水毁,80%的水渠被毁坏,受灾最重的阿热勒乡,直接经济损失达811.997万元,很多住在河边的居民的毡房和财产一夜之间冲走了,这些群众都是经济脆弱的家庭,突然的洪灾让他们生活是雪上加霜,在这些受灾户最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安慰,一点帮助,也能给他们战胜困难以精神的鼓舞。想到这里,阿米娜放下手头的生意,租了个“面的”,赶到拉斯特村,她和丈夫带去8袋子面粉,5床网套,带上两个大花毡子,带上了100米布,她陪着受灾的群众一家一家地看,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她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热心好大姐。

哈热龙村和哈让可托海村、阿哈仁村三个村很多的牧民一直沿袭传统、原始的牧放方式,每年行程上千里辗转于春夏秋冬牧场,四季转场放牧。由于各方面客观原因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村冬夏牧场无论从面积,还是从质量上,与其他村落相比均处于落后状态,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条件不便,牧放方式原始粗放,至今仍沿袭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产方式,因此村民一直未能实现脱贫,村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90%的村民劳动力从事放牧。而由于交通的阻隔,他们没有办法经营一些商业,家里的牛奶放坏了,变不成一点现钱,牛羊出栏不能及时变成商品,卖不上个好价钱。

2006年,青河县个体工商户代表召集会议,通过选举,阿米娜被选为工商联支委,她决定为当地经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些年,阿米娜在经商中认识了很多的人,特别是她听说哈热龙村和哈让可托海村、阿哈仁村三个村里是靠大小青河住,大小青河汇合流过这三个村,村里因为大小青河繁衍和生息,生活得到改善,也因为这条河而阻断着交通,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孩子上学出门很不方便。绕过这个河附近有桥的地方62公里,为了节约路程,他们只能趟水而过,夏天还好点,河水的温度还可以承受,春秋孩子趟着刺骨的水来回的走动,很多女性为了送孩子上学,河水都漫到腰部,她们顶着水在冰冷的水中行走,很多妇女得了严重的风湿病。还有的家庭因为交通不便,生了病就捱着,有病就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遗憾地离开了人世。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就带着孩子在县城租房上学,丈夫在山上放羊,老人在家看房子,一家分居三地,一年辛苦下来所挣的钱不够生活,造成他们年年贫困的原因。

牧民巴哈提,脑部突然急性出血,等把他辗转走了60多公里送到医院,由于耽误了治疗,他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况,阿米娜心如刀绞。而在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村里孩子死亡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35岁的孕产妇沙黑拉,难产、丈夫赶着马车往县城赶,母子都死在路上。这些真实的事情对她的触动是很大的,她也下决心在要为当地牧民做点实事,

如果修一座桥,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三个村的出行难题,村民门再不会饱尝交通之苦了,他们生活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够走出深山,参与商业发展经济,生活也会提高。特别是这里的孩子们也将得到及时的教育,难以顺利地完成九年的义务教育。经过多次勘察,2008年的春天,阿米娜做出了个重要的决定,拿出10万钱为这三个村修一座桥。10万元,天哪,这不是开玩笑吧,这相当于阿米娜15年做生意的所有的积蓄,这15年里受的苦,周围的人都看在眼里,做丈夫也最了解,这15年阿米娜除了照顾家以外,她还天天早早地出门,在外面辛苦地摆摊,一站就是一天,风餐露宿,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每天中午在摊位上没法回家吃午饭,她就能买块馍馍,从食堂里要点开水就是一吨午饭。这点钱就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扣出来的。

90岁的考科尔汗老人听说阿米娜听说修桥的事情,她让孙子搀扶着找到阿米娜,他拿出了自己的500元颤抖地对阿米娜说,我盼了一辈子的桥终于要修了,我把我存下的钱也放到修桥上吧,这是积德的好事,你好好干吧,阿米娜更坚定地自己为村民修桥的决心。

哈热龙村的支部书记马坦找到阿米娜,他拿出1000元送到阿米娜手里,说是代表村里表达自己的心意,表示开工,村里人都会过来帮忙。

修桥用的石子、砂子、水泥,钢筋要备料,光料就备了整整一年,做生意的钱是一分一分挣来的,而修桥的钱像水一样往外花,一辈子俭省的阿米娜,在修桥上却慷慨大方,花钱一点也不心疼,为了保证孩子门的安全,阿米娜还准备在桥上安装上吊网,防止孩子们从桥上走过。

来源:地方供稿

2013年在阿米娜发起的助残捐赠现场
2013年在阿米娜发起的助残捐赠现场
阿米娜给残疾人捐款
阿米娜给残疾人捐款
(责编:秦晶、乐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