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北京已尝试局部地区消雾试验

2014年01月16日08: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已尝试局部地区消雾试验

  “人工消除雾霾”的工作,已经在大气污染的背景下进入了市气象现代化工作的议程中。昨日,市政协委员、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透露,本市的人工消除雾霾科学试验正在处于筹备阶段。

  去年11月,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曾指出,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在12月18日的全市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表示,本市将开展人工消减雾霾科学试验。昨日,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确认了这一消息。

  在昨日上午的北京市政协小组讨论会上,王迎春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市气象局代管的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正在筹备人工消除雾霾的科学试验。不过她对这项工作持谨慎态度。“人工除霾是科学试验,是一种全新的探索,”王迎春说,“之前我们做过局部地区的消雾,但对于大范围的消除雾霾来说,其效果怎样还都是未知的。”

  据媒体报道,此前就有气象专家表示,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主要方式是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雾,但雾霾条件下人工增雨的难度较大;目前或许会在极为特殊的局地雾霾的情况下,对能见度做一些试验,但采取人工方式缓解大范围雾霾的可能性很小。

  王迎春表示,首先,由于设备仪器和技术方法的不同,各部门对大气污染的检测数据都不能统一,比如本市2012年年均pm2.5浓度值,环保、气象、大学、科学院得出的浓度数据都不尽相同,监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其次,对于区域性复合型污染形成的机理、迁移规律仍然不清楚,污染源来自何方、迁移规律仍然没有定论;最后,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缺乏持续、系统、深入的研发。

  针对这些问题,她建议建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科研合作和协作机制。“具体的措施,比如从国家层面设立专家委员会,建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研发基金,还有就是整合目前环保、气象、研究院所和高校等研发力量,避免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合力。”

  “大气治污,部门联动”是王迎春在去年政协会议上就提出的建议。在过去的一年中,她表示市气象局已经和市环保局建立了会商机制,双方联系更加紧密。“但是距离达成能够推动这项工作前进的有效机制,还有一段距离。”王迎春说。(记者 薛雷)

(责编:李政杰、张希)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