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

贵州侗寨火灾之痛 全寨148栋房屋被烧毁(图)

2014年02月12日09: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贵州侗寨火灾之痛

起火点瓦砾遍地,这里起的火使148栋木房子化为灰烬。本报记者 白皓摄

2月9日,飘了一夜的雪覆盖在贵州报京侗寨火灾后留下的废墟上,15天前,一场大火吞噬了这个经考证已经存在了300多年的侗族大寨的核心区域。

据统计,全寨148栋房屋被烧毁,共有296户1184名村民受灾。

除了房屋,侗族村民们被大火吞噬的银饰、布匹、衣服则是对侗族文化传承最沉重的打击,随着这些代代相传的东西化为灰烬,不少村民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和记忆面临终结。

蹊跷的两团火

报京侗寨里的村民们大都喜欢把寨子分为上、中、下寨,靠近山坡的东边常被称作上寨,西边山脚为下寨,上下寨之间是中寨。

1月25日夜里11点多,家住下寨的周水桥和同村的邰金平在中寨的朋友家看完电视,准备回家睡觉,“当时我们看到刘军户家老房子大门口有一团火,火苗大概有30公分高”。

周水桥冲上前去用脚踩火,边踩边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但没闻到汽油或者煤油的味道,三四分钟后,周水桥踩灭了那团火,他发现燃烧的东西用一个袋子包着,里面似乎有烂棉絮和浴巾。

刘军户一家已经外出五六年了,在贵州凯里做木匠活,这堆火燃烧时,刘军户并不在家。看到周水桥踩火,邰金平叫来了刘军户的大哥刘木恩。

刘木恩的房子和弟弟刘军户一前一后紧挨着,大约相隔5米。

刘木恩说,自己到现场时,周水桥已经将火踩灭了,从四周跑到现场的大约有十四五个人,刘木恩把被周水桥踩灭的东西抱到寨子下的水塘里。

从水塘返回家里时,刘木恩看到围观的人群还没有散去,大家都对这堆来源不明的火发出疑问:“为什么一个没人住的房子外面突然有一团火,有人故意放的吗?”

刘木恩觉得心里不安定,他围着弟弟的房子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又骑着摩托车沿着小路向中寨开去,想看看寨子中心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开了一会,我的车灯就照到了刘良木的老婆。”刘木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中寨有房子起火了。

刘木恩看了表,从自己走向水塘边到中寨的房子起火,过了近20分钟。

“着火了,大家快来救火!”刘木恩跑到寨子中间大喊,“要是我当时不喊的话,可能会有人员伤亡,大家都基本上睡了。”

在中寨的起火点旁,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警戒线围着一栋已经完全烧毁的房子,旁边帐篷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一栋没人住的空房子,火灾发生后有很多人来勘察过现场,不知道空房子里怎么就突然起了火。

同样是没人住的空房子,两个起火点着火相距大约20分钟,村民们猜测这两团火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不少村民估计,是有人故意纵火。

目前,村民们得到的消息是“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消防设施几乎没起作用

中寨的火借着风势很快大了起来,村民们向起火点聚集灭火,刘木恩赶紧往上寨的大水井边跑,那是全寨消防设施集中存放的地方。

在大水井边的房子里,记者看到房子的木门已经被破坏,刘木恩记得情急之下自己使劲把房子里的手抬机动消防泵拉到水井边,一头接上管子伸进水里,一头接上管子对着寨子。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消防泵会顺利发动,水会从地下抽上来,加压喷射向着火的房子。

遗憾的是,发动并不顺利,“大约弄了10来分钟。”刘木恩说。

泵终于发动了,可水无论如何也抽不上来。

李昌武说:“那是救火最黄金的时间,可一点水也抽不上来”。

急红了眼的李昌武放弃了对消防泵的努力,拉着一条水带就往山上跑,他记得离起火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窖,水窖的出水口可以接消防水带。

大约700米的山路,李昌武感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七八十斤的水带不断挂在树枝上、石头上,他死死抓着水带的头往前拉。

“接水带的龙头坏了,出不了水。”当李昌武听见先前一步赶到水窖的乡亲这样说时,两条腿一下子就软了,眼看着大火已经连成了一片,两个救命的消防设备一个也没用上。

自救的黄金时间过去了,李昌武有些绝望,他看着大火已经烧到自家邻居的房子,而每家房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小,用不了几分钟大火就要烧到自己家。他用“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冲回家里,背出瘫痪在床的父亲,向安全的地方跑去。

被损毁的不止是器物,还有文化

今年70岁的村民万老妹站在帐篷前抹着眼泪,帐篷下是已经烧焦的9000多斤谷子和刚刚杀掉没舍得吃的一头年猪。相比这些食物,她更伤心的是一同烧毁的祖传的8匹布、传统衣装和整套银饰。

如果以现在的市场价格,一整套银饰一万元左右也能买到,但在万老妹眼里,那不可能代替世世代代祖传的东西,布也不是几年时间就能织出来的。

大火中一起烧毁的,还有一些流传了近百年的芦笙、大鼓,这些侗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承载着一段段历史。

在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省侗学研究会副会长龙耀宏看来,这场大火对当地的侗文化来说,是毁灭性的,不光烧掉了有形的器物,无形的传承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龙耀宏担心,当地侗族的服饰文化很可能就没了,因为民族服饰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老衣服被大火烧了以后,做衣服的东西也一同被烧掉了。

记者采访时,有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坦诚,对寨子里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并没有强烈的认同感,更符合现代居住要求的寨子是他们心中的希望。

龙耀宏说,年轻人没有认同感,对侗族文化的影响会很大,烧毁后的报京侗寨如果要重新规划,必须站在开发的角度重新规划,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很密的房子,也要坚持村民自主自愿的原则,如果不愿意在当地按原貌复建,可以外迁重新选址安置。

对于古老村寨的火灾隐患,龙耀宏说,侗族寨子里的鱼塘是最好的消防资源,政府应该频繁组织活动,提高老百姓对消防工作的认识,“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消防设施的投入和持久养护”。

白皓 王佳勇

(责编:李政杰、张希)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