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专题>>人民日报《假日生活》

吃海鲜 不稀罕

2014年02月22日10: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寒冷冬季,沈阳的海鲜市场依然热闹。资料图片
寒冷冬季,沈阳的海鲜市场依然热闹。资料图片
原标题:吃海鲜 不稀罕

  在内陆城市,海鲜历来稀罕,经常属于高档宴席。然而,成都市水产业协会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成都海鲜市场,正在转为平民化、大众化消费为主,民间海鲜消费同比增长30%以上。记者为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内陆城市吃海鲜不是新鲜事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中心区域的青石桥水产品市场。上午10点左右,水产市场人声鼎沸,人气颇旺。

  走进远利渔业店,老板笑着对记者说:“今天上午还不到11点,就卖了300多斤三文鱼!”他说,“来照顾生意的有30多人,多数都是散客自购,多的买三五斤,少的买半斤。”

  该市场的春南海产半成品店尤其火。据店面主管陈琳介绍,上午已有40多个顾客来购买,仅糯米芙蓉虾就卖出去60多袋。她说:“买半成品的顾客基本都是散客,有的不仅自己买,还帮兄弟姊妹或小区的邻居代买,一买就是几大袋。”

  成都市的海鲜市场除了城中的青石桥市场以外,东有东门海鲜市场,北有府青路海鲜市场,西有郫县海霸王海鲜市场,南有双流海鲜批发市场等等,市场有序分布,方便大众购买,个个销售红火。

  成都水产协会办公室刘主任介绍说,现在的成都人,婚丧嫁娶、过节庆生,海鲜上餐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她说:“到朋友家、到农村,海鲜很常见,不像过去只有猪肉。”

  薄利多销,瞄准民间

  成都市水产行业协会会长青南春认为,海鲜走上寻常百姓餐桌,是被逼出来的。

  青南春说,以前,海鲜基本走俏于专门的海鲜餐馆、星级酒店、高档餐饮店,即便是川菜宴,也要上几道海鲜“撑面子”。

  现在,民间海鲜消费逐渐红火起来。一些电视节目、美食频道也不断地为老百姓介绍海鲜的健康饮食烹饪理念、价格信息、选购方法等。记者随机问了几个采购海鲜的市民,他们说,从媒体上学了不少海鲜做法。

  “水产行业协会在营销方面想了很多办法。”青南春说。在协会的倡导下,成都水产行业的100多户商家自觉向薄利多销、贴近平民方向努力。

  展兴海鲜店营业员说:“今年我们店的海鲜价格普遍下调了,比如扇贝,去年同期每斤卖25元,而今年中秋才卖17元。”走低的价格,显然对平民消费构成了很大的吸引力。(记者 刘裕国)

(责编:方开燕、连品洁)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