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

  

静谧土司城 浓郁土家风

本报记者 付文

2014年04月27日09: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图①:恩施土司城九进堂大门。
  图②:九进堂内雕梁画栋。
  本报记者 付 文摄
  图③:土家族表演。
  资料图片
  图④:九进堂俯瞰图。
  本报记者 付 文摄
  图⑤⑥:海龙囤遗址一角。
  本报记者 郝迎灿摄
  图⑦:海龙囤天梯。
  张 驰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去年底,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湖南省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省唐崖土司遗址、贵州省遵义播州海龙囤遗址联合代表中国土司遗产,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土司城是怎样的建筑?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如何在一砖一瓦中看透它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美?  

  阳春三月,本是景明色丽、草长莺飞时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却细雨纷舞、薄雾渐起。在一个静谧安详的清晨,记者走进了神秘的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位于恩施市区,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也是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整个土司城依山而建,占地300多亩,分为广场商务区、民族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和宾馆接待区等4个功能区。城内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的传统建筑。

  廪君殿

  记载先祖豪情壮举,长卷壁画讲述凄美爱情故事

  人尚未到景区,彰显土家族人文轨迹和土司王权威仪的标志性建筑——墨冲楼,便已矗立眼前。在土家语中,“墨”指“天”、“冲”为“连接”,所以墨冲楼被称作吸收了天地之灵气的土家“麒麟阁”。

  墨冲楼为纯榫卯结构,高25米、宽12米,由200扇雕花戏文门窗、189块镂空雕花木板组成。整座楼隐含着许多双关数字: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

  往景区里走,经过侗族传统建筑智慧的结晶风雨桥。昔日,侗族人在河流渡口处横木建桥,供过往商人农夫歇息纳凉或遮风避雨之用,因此叫“风雨桥”。

  为什么土家土司城有侗族百姓踪迹?原来,当时土司政权建立在封建农奴制经济的基础之上,且兵农合一。人口是土司强政固基的重要因素,因而常从相邻的湘黔边界掠夺侗族人为农奴或充兵役。久而久之,侗族和土著民族相互交融,便带来了许多特色风格的建筑。

  沿石板路前行,便看到土家族的祖先廪君的祠堂——廪君殿。祠堂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东朝西,雄峙山腰,气势巍峨。廪者,贮粮也。廪君,即赐予粮食和平安的头领。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

  其中,《射杀盐阳》讲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廪君沿夷水一路西行开疆拓土,途经盐阳时邂逅专司熬盐济世的盐水女神。两人一见钟情,结发共枕。但廪君认为盐阳并非巴人久留之地,执意前行。女神为劝阻爱人,夜晚与廪君一起生活,白天则化为飞鸟遮天蔽日,令其难辨方向、寸步难行。廪君猜测是女神阻挠后,便乘其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天真地将头发系于项间,次日飞行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鸟,弯弓搭箭,女神被射中身亡。随后,廪君一路向前,最终建功立业。但为纪念盐水女神,廪君终身未娶。女神想的是长相厮守,而廪君思的是族群长远,令人唏嘘。

  九进堂

  宫廷居所彰显王权,展示土家族文脉神韵

  九进堂,顾名思义,是历代土司居住的前后共九进、逐进抬升的王府。九进堂集中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文脉”文化的无限神韵。九为极数,表示最多最大,象征土司至尊至贵的身份。

  九进堂共有333道门,90个窗户,333根顶梁柱,千余扇雕花门窗。纵深99.99米,宽33米,建筑总面积3999平方米。建筑布局别具匠心,错落有致,楼中有阁,阁上有亭,回廊相连,于巍峨壮观中透出富丽、玲珑和神奇。

  九进堂大门正中虎门上面的府徽标志,由书、剑、犁图案元素组成,表明土司崇文尚武和勤耕的思想。左侧门为“哭来门”,右侧门为“笑去门”,哭来笑去,从生到死,表达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

  第一进是卫所,亲将和卫兵各司其职,保卫王府、护卫出巡。第二进通道右侧,是土司子弟读书习文之地。第二进房屋是戏楼,第三进是土司看台。

  第四进是“什用殿”,土家语意为土司的办公场所。这里是土司王城的中心。殿堂的风格壮观和独特,飞檐五层,上三层为圆形,下两层为方形。只有底层具有实用功能,地面而上偌大的建筑结构显示着王权的威仪,也传递着土家族“上圆下方”传统的宇宙观。

  九进堂的第五进,是土司家居的后院入口,相当于后院的牌坊。第六进是土司王府的仓廪之地。第七进是土司子女的住所。第八进和七进相连,通道入口右侧是土司王爷书房“明德轩”。

  第九进是土司及夫人生活的后宫,属逸院中最高贵之地,共四层。分别是土司家族闭门思过的地方、王爷寝宫、土司晚上处理政务的地方。第四层是九进堂最高处,是土司供奉祖先的祖宗堂。登高望远,一览众生小。土司君临天下时的意气风发自然可以想见。

  土司城墙

  土家尚武文化的缩影,剑影虽逝威风尚存

  九进堂前的大片空地,是土司爵爷点练兵丁的场所。校场周围还有供士兵练习步法、力气用的梅花桩和石锁等工具。

  据称,土司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谁家出生男孩,即按婴儿体重等量称一块生铁浸泡于药水中,与此同时还用经火烘烤的生竹片,烙婴儿的双脚掌,让脚掌溃烂生成老茧。使之以后即成为下田耕作、上山打猎皆不穿鞋的“铁脚板”。

  孩子长到10岁时,又将浸泡的生铁打制成柳叶剑佩于孩子腰间,从小滋养尚武精神。土司兵丁骁勇善战,自古闻名。其先民巴人助武王伐纣时,就有“巴师勇锐”的记载。恩施容美土司曾以48人击溃桑植千余人的侵袭。这样“扎硬寨、打死仗”的土家兵丁,连明嘉靖宰辅胡宗宪都赞曰:“容美精兵,悍甲诸部,万里从征,朝气正锐”。

  从九进堂最后一进房屋穿出,沿陡峭的阶梯拾级而上,便登上了威武绵延的土司城墙。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厚实坚固,巍巍延绵,宛若一条巨龙将土司城围得严严实实。

  这道城墙是中国古长城的缩影景观,其烽火台、射击孔等设计独到。土司时期,各土司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一方面广泛开垦荒土,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又相互间争田夺地,甚至劫掠百姓扩充劳动力。土司间攻城掠寨的战争不断发生,城墙成了重要的防护手段。

  土司还在城墙上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刀光剑影已成过去,但土司兵丁骁勇善战的威风依然令人敬畏。     

  本版制图:张芳曼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资料整理:支 薇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7日 08 版)

(责编:刘佳、魏炳锋)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