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位于浙西南的小城,却因浙闽赣交界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交相辉映,让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驴友”徐霞客三访该地,丹霞神秀让人惊叹不已,毛氏家族在这里孕育出一众杰出人才。种种迹象都向人暗示,这座名叫“江山”的城市绝不平淡。
5月9日至11日,由国际旅游学会、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特别支持,大地蜗牛(北京)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江郎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协办,人民网作为特别媒体支持的“2014全国新闻媒体江山市采风行”活动,带领20余位来自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经济观察报、旅行家等媒体的资深记者和网络知名博主,慕名探访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江山江郎山,并沿途品味一个如此多娇的江山市。
江山市副市长宁晔在记者见面会上介绍,去年9月底,在江山当地举办的江郎山国际旅游节上,著名“鸟人”、美国翼装飞行家杰布?克里斯从高空直升机上跳下,以170公里时速成功穿越江郎山一线天裂谷,吸引全球近6亿观众的眼球,掀起了江郎山晋升世遗后的又一次旅游热潮。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表决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山江郎山位列其中,共同成为中国第40项世界遗产、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名气,让拥有江郎山的江山旅游,也逐渐在国内打出了名气。
毛舒锋认为,江郎山文化旅游风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已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为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江郎山文化旅游风景区充分依托江郎山、清漾古村,集山水、名刹、古名居、姓氏文化、民风民俗等资源于一体,并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为5A级景区创建打下了基础。”
徐霞客3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即为“三爿石”,江郎山因此也被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
曾是浙闽通道的千年古道,如今在江山境内、仙霞岭上被称为仙霞古道。曾经馆肆林立的古道,如今只有青山上茂林修竹与流水作伴。5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上,存有四道关门,其中以仙霞关最为出名。这里也是浙江省八大徒步旅游线路之一。
不过,江山古镇的集大成者,在许多人看来,非廿八都莫属,因此有“念念不忘廿八都”之称。地处浙闽赣三省结合部,用“一脚踏三省”或“鸡鸣三省醒”来形容廿八都,一点都不为过。与血缘同姓聚族而居的村落不同,廿八都兴起于驻军,兴盛于商业往来,俨然是个例外。在其鼎盛期的晚清至民国年问,拥有浔里街和枫溪街两条各长约400米的街道,街边的店铺和作坊总数将近200家,百业兴盛,商贾云集,富甲三省边境。
古镇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区区四千人口,却交流着13种方言,繁衍着143种姓氏,民俗风情非常奇特,因此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南北交融的外来文化在廿八都汇聚、碰撞,并经过上千年的相互同化和扬弃,形成了奇特的“文化飞地”现象。
与江南水乡古镇不同,廿八都具有深山古镇的幽深雄浑之美。极具代表性的35幢民居、12幢公共建筑,沿着山谷间的枫溪铺展,形成了近两公里长的明清古街,其建筑风格融南方情调及北方风格于一炉,集浙式、闽式、赣式、皖式为一体。雨中的廿八都,除了古建筑和古民居,生活在古镇中的人们和他们世代延续的生活方式在旅游影响下的悄然嬗变,也成为记者们感受廿八都的立足点。风雨中的廿八都,在千年后的今天,展现出江山旅游更富于人情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