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垃圾分类。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就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然而,14年过去了,垃圾分类的效果却不明显,大部分城市分类工作步履维艰。
盘点垃圾分类难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些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即使认识到了垃圾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也缺乏相应的知识;也有一部分市民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没有养成分类的良好习惯。
其实,垃圾分类并不麻烦。
生活垃圾分两类即可
“我国没有明文规定垃圾分类标准,‘2+2’模式是主流模式。”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介绍,把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在此基础上,有毒有害垃圾单独处理,整理出可回收垃圾。具体来说,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
可回收垃圾指那些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等。但并不是所有传统概念上有回收价值的垃圾都是可回收垃圾,这个要跟当地的回收体系结合起来,张益介绍,“一个简便的识别办法就是问问小区里收废品的,能收的就是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厨房加工剩余物,剩饭剩菜、瓜皮果核、骨头等等。“区分是否是厨余垃圾,记住一条准则即可:是不是可以自然分解的天然物品。”张益说。
有毒有害垃圾指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如电池、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等,这类垃圾在生活中产生的较少。其它垃圾是除去以上三类垃圾之外所有垃圾的总称,如保鲜膜、烟头等。这类垃圾多是人工合成,对它们的处理方式多是焚烧。
张益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庭能将可回收垃圾分离出来。因此,他建议,从方便家庭的角度考虑,生活垃圾要简单地分,分成两类即可:一类是厨余垃圾,这类垃圾是湿垃圾,比较难处理;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起,归为一类;偶尔遇到有毒有害垃圾,要单独分类,这类垃圾很少,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分类,家庭很容易做到,也方便了环卫人员第二次分拣。
此外,张益还提示了几个分类小误区:大棒骨难以腐蚀,属于其它垃圾;厕纸、卫生纸、陶器、烟盒属于其它垃圾;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装袋虽然是厨房产生的垃圾,但也属于其它垃圾。
国外经验也值得借鉴
家庭收集、投放垃圾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
张益介绍,垃圾收集时,有价值的物品尽量做到分类存放,到一定时间出售。纸类垃圾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成一团;瓶罐类垃圾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收集时要清理干净;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及时密闭投放,避免蚊蝇滋生。
在投放的时候,按照分类标志指示,将垃圾分别投放到指定地点和垃圾桶内。玻璃类物品小心轻放,以免破损。在投放后,注意盖好垃圾桶盖子,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张益介绍,国外推行垃圾分类的做法,不少也值得借鉴。在日本,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限制居民随意丢弃垃圾,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垃圾确定专门的收集日。此外,日本的商品包装上明确标明了其属于哪一类垃圾。
德国针对垃圾分类回收也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最轻处罚是警告,警告无效则罚款,如仍未奏效,就会对违反规定者提高收费标准。瑞士法规也规定,放错垃圾会被处以高额的罚款。
做好垃圾分类,除了家庭,政府、企业也不能缺位。政府、企业要做好各自工作推进垃圾分类,“避免前段垃圾分类,末端‘一勺烩’”。张益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