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如何度过漫长时光?阅读是个很好的选择。旅行读物,因人而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戴学林说,旅行读物不必大部头,小而精最好;也不必太费神,轻松愉悦为佳。
◆《转山》
作者:谢旺霖
作品核心是自由与梦(自我),在这个时代,谈梦似乎越来越奢侈,却也越来越珍贵。在行走的过程中,作者谢旺霖赤裸裸地展示自己。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可以说,《转山》不仅仅属于骑行者,它属于所有年轻人或曾经年轻的人。
◆《灵魂的事》
作者:史铁生
处闹市之地,灵魂苍白,可不要指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行走就能自我升华,变成王小波笔下那头特立独行的猪。真出去走走了,或许可以带上史铁生的这本作品,关于生命、爱情、信仰,他想得深、走得远。走在路上,读在路上,发现自己不曾思考和翻越的“无人区”吧。
◆《旅行的艺术》
作者:阿兰·德波顿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吴念真
有时候旅行不光是为了看风景,或许还是为了邂逅一些人,感悟一些事。吴念真被公认为“全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他的每个故事,一字一句,你且看他写得朴实无华,但都蕴藏着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透过他真挚的笔,在旅行时,回望自己的人生过往,会发现正是这些人那些事,构成一段段经历,成为一个个故事。回忆是美好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人间草木》
作者:汪曾祺
既然选择旅行,总要去体会风土人情。看青山深深,流水潺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一草一木总关情。这部作品中,汪曾祺写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旅行徒步,虽是小品小令,却总奇巧精致,处处洋溢着生之趣味,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文人的雅趣和逸兴。旅行时,不妨拾起这样一本书,观大师笔下的山水草木,四方食事,用心品味那些逝去的时光。(方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