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新节

2019年07月08日10:01  
 

图为吃新节

吃新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或农作物即将收割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将会举办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活动,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游方、仡佬族祭祀、侗族斗牛等。

苗族吃新节

苗族吃新节来历有三:一是为纪念开发雷公山的苗族祖先;二是大忙季节已过,趁农事稍闲时,休息娱乐,调剂一下生活;三是稻秧已孕穗、抽穗,预兆丰收,祭祀天公赐福。过节时,家家包粽粑,几户联合杀一头猪或全寨宰一头牛分食,鸡鸭鱼各户自备。进餐前要用的祭品是从稻田中扯来7至9个秧苞(孕穗)置于饭上祭祀“花树”(jenlhlod)、“岩妈”(wukvib)或祭“桥”(jux)以及祖宗神灵。以糯米饭为主食。对歌、赛歌、赛马,纪念苗族始祖“引否飞”和“莫否飞”,感谢天公赐福,预祝当年丰收。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在吃新节盛典之前,姑娘们加紧绣制衣裙,小伙们修整和添置芦笙,男女老少都在为过节而忙碌。到了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们穿上盛装,挑肩糯米饭、肉、鱼、鸡、鸭等礼品,赶着斗牛来到主人村寨过节,主人以公鸡、鱼肉祭供祖先,主客饮酒庆贺。人们敬天地,遵循祭祀谷神的仪式,抽几根饱满的谷穗挂上神龛,杀鸡宰鸭、煮糯米饭、烧香化纸敬祖宗,祈求诸神保佑稻谷丰收。

吃新节祭祀后,才是狂欢的开始。热爱生活的人们,每一个人都盛装打扮齐聚街头,百米长桌宴尽是苗家特色美食、门前阿哥咚咚打着软糯的糍粑、田野山坡激烈的斗牛斗鸟大赛如火如荼、广场上的跳芦笙热闹非凡、而游方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尽情对歌的天堂……,整个寨子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之中。

夜幕降临,屋内长者酒歌酣畅,谈笑风生,不知疲倦;芦笙场上还荡漾着姑娘小伙的青春笑语,仍旧歌舞飞扬;互相倾慕的恋人双双对对,在月夜下浪漫对唱,树林街巷是此起彼伏的飞歌斗趣,让这三天三夜的狂欢更是爱意绵绵。

每年吃新节的六七月份,西江千户苗寨所在的雷山西江镇正是农作物成熟之时,寨外蜿蜒的层层梯田里,即将熟透的稻谷丰收在望,令人欢悦,也值得庆贺,此时更是游览西江千户苗寨、感受丰收喜悦的大好时机,通过这个古老的节日,可以近距离感受淳朴、原生的千年苗寨,体验热闹、精彩的苗族农耕丰收节庆生活。

侗族吃新节

“吃新节”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各地吃新节的时间和仪式虽不尽同,但不同的形式,共同体现了侗家人虔诚祭祖的心理。过节之前,由家族中的妇女依长房二房的顺序排列到河边将竹筒、水桶、粽粑叶、干蕨菜、糯米、高梁等物洗净。回家将蕨菜、糯米、高梁与盐巴拌匀腌入坛中备用,并用刚从井里担来的“新水”泡糯米蒸熟酿制甜酒。这天宴以鱼为菜肴,还炖一鼎罐不放盐的包谷和瓜菜。

节日那天,火塘边的方桌上摆着糯米饭,饭上盖四张云南叶,桌边置一长凳,凳上按一定距离给各房摆若干张云南叶。叶上放一堆糯米饭,并加三节未出穗的禾苞和四尾鱼,两碗煮烂的瓜菜和两碗甜洒,以及干蕨菜拌和糯米、高粱制成的腌菜。旁边放上一双竹制的新筷子。摆放完毕,开始祭供祖先,先由年龄最大者烧香化纸祈祷祖先英灵,品尝各种饭菜,接着,按各房长次的顺序入席吃祭供的新食,共同祭祖宗。

仡佬族吃新节

每逢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各地仡佬族要采摘新庄稼祭献祖宗,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吃新节”,又叫“尝新节”、“献新节”。

吃新节日期的选定,各地不大一致,在贵州安顺、平坝、普定一带,大多是在农历七月间头一个辰(龙)日或戌(狗)日举行。在这一天,人们从田里采摘黄熟的少许新谷煮饭,先祭祖,后自食。其意义是纪念开荒辟草的祖先和庆祝丰收,表达欢喜之情。吃新节要到田地里摘一些新熟的粮食作物、瓜果等,无论摘到谁家的,都不会受到阻拦。

贵州普定仡佬族于农历七月初七过吃新节,一户出一人在寨老带领下到寨子附近田地里摘取新熟的瓜果各自带回家祭祖,祭祖时,以糍粑作为供品,并用糍粑捏成谷仓、牛、犁耙等形状,连同嫩玉米、酒一起祭供祖宗。

广西隆林磨基仡佬族“吃新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要拿酒、肉和新米饭到田头祭祀。祭后要在田里选出最大最长的三穗稻谷和两穗小米,拿回家挂在炉灶口,在此以后才准吃新米或新玉米。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责编:赵亮、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