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

2019年07月08日10:20  
 

图为 布依族的六月六

“六月六”是汉、布依、苗、土家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六月六正值夏至前后,天气逐渐炎热,万物丛生,因此在进入闷热湿润的伏天之前,人们会乘着阳光正盛进行一系列的洗浴、晾晒活动。另外,随着暑气加重,人们开始制作清淡素食以清热消暑。同时,因为作物长势正盛,人们会进行一些焚香祭祀活动以除虫除害,祈祷丰收。加之此时作物在地,恰是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间的农闲时节,暂时不需要大量劳动,可以举行集体的休闲活动,青年男女也得以在公共场合相遇,妇女还可以带着丈夫回娘家歇夏。因此特殊时节,加之中国人“六六大顺”的期盼,遂有多个民族在六月六进行节日活动,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这里仅以汉族和布依族的六月六为例。

汉族六月六

(一)洗晒节

“六月六日晒衣物,不怕虫咬不怕蛀”,因这时闷热湿润,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

(二)洗象日

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洗象日”。大象由地方进贡,组成皇家仪仗队。每年六月初六初伏之时,要举行洗象仪式。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这天在洗象处附近还要搭棚张彩,有监官负责监洗。当天也会临时设有很多茶棚、小吃摊,如同赶庙会一般,车轿人马如潮,观者如蚁。

(三)晾经节

古时六月六,如果恰逢晴天,皇宫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皇史、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也要摆在庭院中通风晾晒。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也会在这一天举行“晾经会”,把所存的经书统统摆出来晾晒,以防经书潮湿、虫蛀鼠咬。

(四)虫王节、禾苗节

农历六月已异常炎热,庄稼长势正旺,已是吐须秀麦穗之时,农民要观察长势,以卜丰欠。因此,也有称六月六为“虫王节”,农民要在农田、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上天保护,五谷丰登。湖南桂东县称之为“禾苗节”。

(五)消热解暑的活动

从六月初六起,人们开始饮用冰水、绿豆汤和用中药制作成的暑汤,吃食清淡以清热解暑。老北京还有郊游和赏荷的民俗。文人墨客常到有庙宇、有树荫之名胜地及长河、御河两岸、东便门外二闸等地郊游防暑。六月正值荷花盛开之际,人们也常到什刹海边尝莲品藕。两岸柳垂成荫,水中荷花争艳,在此乘凉消夏吃冰食,别有韵味。

(六)回娘家

六月六,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传说春秋战国的晋卿狐偃及有关,后来相沿成俗,“六月六,请姑姑”,出嫁妇女便在此时回娘家歇夏。

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于布依族人民有“小年”之称。传说远古时期,布依族的圣母化为一头白色水牛为他们引路,找到了定居之所。因其生日是六月初六,布依人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日,并且尊牛为祖先。另一说为布依人于六月初六祭先人盘古,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年复一年,就成此民族节日。

六月六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早晨由各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并有各种娱乐活动。傍晚时分,“躲山”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揭开饭箩,取出香喷喷美酒和饭菜,互相邀请作客,分食牛肉,进行一系列趣味活动,比如丢花包。花包用各种彩色花布做成,形似枕头,内装米糠、小豆或棉花籽。丢花包时,男女互投,如果双方情意相投,便可结成终身伴侣。

参考资料:

[1]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安娜,“六月六:布依族的新年”,中国文化报,2009年8月9日,第3版。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责编:赵亮、丁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