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监视器显示胡建、管猛、董猛3名潜水员在水下展示国旗
特写
挑战极限:可下五洋捉鳖”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国人探寻自然的梦想。如今,我国深海饱和潜水又一次挑战了极限。
上海打捞局的老局长叶似虬2005年退休后,一头扎进了饱和潜水项目的推进中。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库尔斯克号”不幸沉没,118名官兵葬身海底。由于不具备深海潜水作业能力,俄罗斯不得不求助于英国和挪威。
交通运输部领导当时问叶似虬:“如果这类事件发生在中国,咱们能救得下人,捞得起船么?”叶似虬答:“不能,我们没有饱和潜水技术。”
2004年,在黄河小浪底沉船事故的打捞中,上海打捞局的潜水员们义无返顾地跳进了61米深的水里。当潜水员从水里上来时,他们身上被水压造成的道道伤痕,敲击着叶似虬的心。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饱和潜水!
上海打捞局1983年从法国进口的一套氦氧饱和深潜水设备,在“深闺”中一锁就是22年。上海打捞局科研所所长郭杰集中了所有的技术人员,终于在2006年8月底将设备全部修复,9月初通过检验发证。
有了设备,叶似虬又自编教材,上海打捞局举办了饱和潜水员培训班和饱和潜水生命支持员培训班,并在长江里进行了为期8天的10米饱和潜水实操训练。30名潜水员取得了饱和潜水员证书,培养出我国第一支“饱和潜水”队伍。
2006年10月,南海番禺油田海底油管破损,油田不得不停产。油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上海打捞局。
半夜里,潜水队队长金锋带着胡建进入潜水钟。20分钟后,金锋从潜水钟内的深度表上读出:“深度:100米。”当下潜到103.5米深时,他终于发现了需要从油管上拆下的零件。连续作业8小时后,筋疲力尽的金锋和胡建重新游回潜水钟。
第一次下水作业成功!以往这样的深度,从未有中国人的身影。
2013年5月18日,上海打捞局在南海执行海底脐带缆铺设工程中,潜水员成功潜至198米水深,完成了水下作业,将中国饱和潜水海上作业的纪录推进到了200米水深。
2014年1月12日凌晨,3名潜水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
中国航天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中国救捞人正在实现中国人的千年深海探宝梦。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