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珍品馆
这个冬天梦回唐朝
本报记者 方 敏
只要去了,会发现不虚此行。1月23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珍品馆”里,壁画中侍女鲜艳的红唇,依然让人惊讶:1000多年前的涂料,现在依然红艳如火。
斑驳壁画展示古贵族生活
来到唐墓壁画珍品馆,沿着阶梯到地下一层,迎面而来的就是长约8米的巨幅“唐乐舞”画。褐色的裙摆、粉红色以及绿色的丝巾,婀娜的舞女……让参观者才到展厅就得到扎扎实实的震撼。正要感叹,谁知旁边的保安说:“这是临摹壁画的刺绣,不是壁画。”按照指引往前,终于开始了参观。
按照古人“事死如生”的观念,墓葬壁画多以墓主生前生活为题材。仪仗、狩猎、乐舞在壁画中一一呈现,可见唐朝贵族生前惬意的生活现状。
而如今,壁画的墙面已经斑驳,裂痕条条。往后退几步,将整个壁画纳入眼中,能看到壁画线条流畅,画面完整。凑近了看,马蹄的形状勾勒得十分细致。
唐墓壁画中的外国元素
穿着初唐朝服、手执笏板的男人神情严肃,这是章怀太子墓道东壁“客使图”所绘的情景。章怀太子即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客使图”是唐代墓葬壁画的精品,描绘的是唐代的外交机构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
看着壁画反映的内容,不难看出唐代社会的鼎盛。丝绸之路连通唐都城长安与西域,各国使节聚集长安。“万邦来朝”的都城中外来人口有10万之多。胡汉交融的景象在这里得到了频繁的体现。
在这里你会发现,许多侍女的服饰、发型等都与日本传统的服饰发型很类似。“不是我们和她们类似,是她们和我们类似。”旁边的一个老者说:“我们才是始创。”
除了壁画,展馆里还有很多精美的名家画作,不过都是高仿真的。仔细看了介绍才知道,真迹藏于诸如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等地。这些珍贵的画作如何流落到外国,其中曲折的历史值得反思。
或巨型或袖珍,皆有特色
沿着展厅的路线继续往前,一个“三彩拱手女立佣”的陶俑姿态高傲,她胖胖的脸庞憨态可掬,再加上那雍容华贵的衣服,十分抢眼。在这里所有的壁画中,几乎找不到瘦体型的人。男性女性都胖得可爱。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到,他们有一种全无烦恼的自信。骑马、织布、游玩……他们的生活如此悠闲富足,怎能不让人老想着梦回唐朝?
最让人惊讶的是巨幅墓道西壁 “青龙图”和墓道东壁的“白虎图”。长达10多米的壁画占了三个展柜,而壁画也只反映了青龙和白虎的局部。庞大的身躯隐藏在云端,若隐若现。而抬头往上,突然发现,上面还有小的画作,以神鸟为主的飞天高挂在屋顶,成为一道仰视才能看得见的风景。
再往前走,才发现“青龙图”和“白虎图”突然又有点小了。因为下面还有更巨幅的“仪卫图”。两层楼高的壁画是按照同等比例所画。如此鸿篇巨制的壁画,当时的画工所耗费的心力也可想而知。其实除了大画作,小画作也有十分精致的地方。斑驳的墙面大多是灰色的背景,而画作中的侍女所捧盆景中的鲜花,却依然十分鲜红。千年前的颜料依然有此魅力,不得不让人惊叹。
看完了这里的壁画,才对此有了深刻的了解。这里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品。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简洁明快的山水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来参观。
售票员周阿姨说,她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展馆里转转。“1000多年前画的东西,能保存到现在的、还这么好的,真的不多啦。”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