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

莫负流年 弥散书香(生活范儿)【2】

2014年03月23日09: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莫负流年 弥散书香(生活范儿)

是爱好更是传承

集齐一套旧书,历史似乎在手中相遇

对于许多藏书发烧友来说,与藏书结缘,更是一种情结。

藏书源于爱书。“买旧书是为了看,否则收藏毫无意义”,方交良先生也是一名旧书收藏爱好者,自大学起开始藏书,至今已有5000多本,他说:“读大学时,老师上课经常介绍的傅庚生先生的《杜诗析疑》,总想借来看,但苦于买不到,也借不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上海文庙旧书市场发现,特别激动。从此就爱上了藏书。”

藏书爱好者彭令特别喜欢收藏毛泽东的书。“刚开始,主要收集各种民族文与外文版的毛泽东著作,后来,主要努力收集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各种毛泽东著作版本,再后来开始收集古籍与民国旧书。”彭令说。

藏书有获得经济利益的考虑吗?方日金说:“如果能升值当然更好,它说明了我的书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但是自己喜欢的书是不会拿去拍卖的,这种快乐远非经济价值可比。”

此外,彭令认为,藏书是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事,这绝不是套话,是实实在在的一种责任感。对于很多藏书人来说,对于书籍的理解和阅历,也更让他们懂得旧书收藏中所蕴含的传承意义。

谈到这种使命感,方日金讲了他的一个亲身经历:2012年,方日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拍下浙江书局印刷的《论语古训》下册,可惜只有一本,总有些遗憾。今年初,偶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看到了一本上册,不知是不是同一版本,更别提是“原配”的一套,思量再三,还是买下。令人惊喜的是,两册书的切口完全一致,这就是原装的上下册。“有种历史在我手中相遇的感觉。”方日金说,“藏书就是这样,开始是看着心心念念已久的书,自己没事儿偷着乐,随着藏的书越来越多,类似的经历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神圣感。”

藏书非易事,苦在求而不得

物尽其用无偿捐赠,让书籍完成价值之旅

“寻访、搜集旧书的时候,知识不足,资金不足,求而不得,都是痛苦的事情”,彭令说。这话也道出了很多藏书人的心声。

为了淘书,大学时代的方交良辗转于西安与上海之间。“我在西安读大学,西安的读书氛围很好,但是可以淘旧书的地方不多。那个时候为了淘书,经常是周五从西安出发,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到上海,下了火车就直奔文庙去海淘。”

肖伊绯则为藏书交了不少“学费”。收藏之初,肖伊绯的家人、朋友都无法理解,觉得他是走极端,为此有过一段近一年的家庭“冷战”。最困难的时候,“拆东墙补西墙”,变卖自己其他的收藏品(如邮票、钱币等)去填补购藏旧书的资金缺口。

肖伊绯说:“后来,家人看到我因为研读这些旧书,发掘出这些旧书的潜在价值——研究文章大量见诸报刊,相关著述每年都会陆续出来,开始慢慢的理解我了。近三年来,我以每年四本书的出版速度,来证明了自己的坚持。”

在被问到以后要如何处理自己的藏品时,书友们都表示要在物尽其用的情况下,让旧书完成最能体现价值的流通之旅。浙江舟山中学是1912年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先生捐资创办。方良交正是毕业于这里。方先生将自己收藏的三本刘鸿生资料捐赠给了母校。

无偿捐赠给各地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或是贫困地区,是藏书人处理藏品的常见方式。彭令说,他也曾陆续将一些稀见书籍与手稿无偿捐献给了湖南省长沙毛泽东文学院“毛泽东研究(专题)文库”、江苏省扬州的朱自清故居纪念馆、史可法纪念馆、扬州市委党史办、山西太原彭真纪念馆与平遥县政协等单位。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唐嘉艺、张希)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