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 枝
在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最初被称作“离枝”,取其不易保存、离枝即食之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说的正是唐明皇为博杨贵妃欢心,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至今,荔枝在中国南部的栽种和生产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众多品种中,桂味、糯米糍堪称上佳,亦是鲜食之选;外壳四分微绿六分红的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
味甘性温的荔枝,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与红枣搭配,荔枝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红枣则可起到更好的补血及美容养颜功效;与海鲜同食,既在口味上相互烘托,更能中和海鲜的寒性。然而,“一啖荔枝三把火”,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枚,出血病患者、妇女妊娠与糖尿病患者更应忌食。
芒 果
印度人最先发现芒果,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传说,曾经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至今,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见到芒果树的叶、花和果的图案。第一个把芒果介绍到印度以外的人,则被认为是中国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师,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有着“庵波罗果,见珍于世”的记载。
芒果营养价值极高,具有益胃止呕、防癌抗癌、祛痰止咳等功效,对于眩晕症、高血压眩晕、恶心呕吐等均有疗效。在古代,凡漂洋过海者,无不随身携带一些芒果,以解晕船之症。果肉或以芒果煎水进食,可抑制孕妇作呕。但芒果不宜进食过量。饱饭后不可食用芒果,也不可与大蒜等辛辣物质共食,否则可能引起发黄病;由于芒果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忌食;芒果带湿毒,患有皮肤病或肿瘤者应避免进食。
榴 莲
“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郁达夫在《南洋游记》中的描述,或许说出了榴莲最大的特点。
榴莲的命名还与明代航海家郑和相关。郑和航海舰队到达东南亚,在品尝当地特产果实时,对其大为赞赏。然而果实只能一年一熟,郑和故命名留恋,后人取其谐音称作榴莲。
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中医认为,经常食用榴莲可以强身健体,健脾补气,补肾壮阳。然而,因其丰富的营养,榴莲一次不可多吃,否则肠胃无法完全吸收时会上火。此外,榴莲更不可与酒一起食用,因为酒与榴莲皆属热燥之物,如两者同吃,易导致血管阻塞,严重的更会有爆血管、中风情况出现。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