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下午,爱车以色列考察团车队结束了提比利亚约旦河畔的午餐后驱车向著名的死海进发。这是一条沿约旦与以色列边境线连绵起伏的公路,沿途景色十分富有特色。
前往死海的路沿以色列与约旦边境线而行(摄影:冯赣勇)
大家在对讲机里对行进中的这条路赞赏有加,特别是随行的爱车管理机构的总裁曹群先生,由于他有十几年的自驾游经历,所以他从道路状况、沿途景色及特点等多方面介绍说:这是一条十分适合自驾游的线路。
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椰枣林(摄影:冯赣勇)
我们的车队行进在路上,窗外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左侧是长长的铁丝网,眺望远处的约旦山,是约旦人居住的村庄。偶尔还会出现成片绿茵茵的椰枣林。突然公路的左侧出现广阔的蓝色水域,导游石玉广告诉大家,这就是死海。
道路一侧的约旦(摄影:冯赣勇)
啊!死海!当死海景色猛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记者首先感到的不是神奇,而是美丽壮观的景色。来前听说过很多关于死海的故事,但当真的就在眼前时仍感到十分兴奋。望着车窗外蓝色的死海与起伏的黄色约旦山交相辉映形成的天然边境线景象,十分不想隔着车窗拍摄,可万没想到摇下车窗一股酷热的气流撞的人差点背过气去。原来因死海海拔据说在负400多米之下,故这里气温极高。然而人在车内空凋的舒适温度下怎么能体会到外面的酷热呢?
死海岸畔(摄影:冯赣勇)
车队行驶中,导游石玉广开始向大家介绍起死海的相关情况。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5到16公里不等,最深处为41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厘米至60厘米不等。据说死海冬无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造成湖水每年蒸发约1400毫米,常常是湖面上雾气腾腾。
站在岸上看死海(摄影:冯赣勇)
人们站在岸畔远远望去,死海像一条双尾鱼,或藏或露,游弋在群山脚下。死海没有潮起潮落,波澜不惊。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铜镜,熠熠生辉。岸边没有惊鸿照影,沙鸥翔集,群鸟嬉戏;水里也没有水草浮动,锦鳞游泳,连小鱼小虾也看不到。据专家说,水里没有微生物。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给它起名为死海。
考察团车队沿死海行进(摄影:AIR)
死海还是很大的盐储藏地。由于死海地区的气温太高,致使从约旦河流入死海的几乎所有的水(每天40-65亿升)都干涸了,留下了更多的盐。这些盐主要蕴藏在西南岸上的塞多姆山中。自古代起,这里的盐已有少量开采。1929年在约旦河口的卡利亚(Kaliya)开办了一所钾碱厂。以后在塞多姆建立了辅助设施。在1948至1949年的以阿战争中,卡利亚的工厂被摧毁。死海工厂有限公司1955年在塞多姆兴建一所工厂,生产钾碱、镁和氯化钙。另一家工厂生产溴和其他化学产品。
死海岸畔的公路(摄影:冯赣勇)
死海难道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吗?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即使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间。经研究发现,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
死海化妆品店院内景观(摄影:冯赣勇)
如今死海也开发出了很多适于人们生活所需的附属性产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作为化妆品一类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产品。车队在即将抵达死海前途中就经过了一个专业用死海制成的化妆品精品店。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死海泥。
游客来到死海化妆品店(摄影:冯赣勇)
科研证明,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如今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疗养圣地,最早可追溯到希律王时期,其湖中大量的矿物质含量具有一定安抚、镇痛的效果。
即将抵达下榻的死海皇冠酒店(摄影:冯赣勇)
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死海以求恢复他们的精力和健康。死海神奇的功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太阳在一年里几乎每一天都照射着死海。由于该地区在海平面之下,因此阳光要穿过特别厚的大气层。这样就阻挡了部分紫外线,人们可以在这里放心地长时间晒太阳。据说将死海泥均匀地敷抹在身体各部,经太阳光晒,泥中的各种矿物质很快会被皮肤吸收,皮肤会变得滋润嫩滑,是极好的“护肤品”。
从酒店阳台远眺死海夕阳景色(摄影:冯赣勇)
其次是矿物质丰富的大气,海水蒸发后留下一批独特的氧化盐——镁、钠、钾、钙和溴。溴以其具有镇静疗效而闻名,它在死海周围空气中的密度比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高出20倍。海水中的镁盐能协调细胞,维持水分平衡,调节人体组织的PH值,硫酸盐、钾盐结合可以保持身体水分的电解平衡,保持皮肤的健康。当考察团来到这家店中,大家纷纷各自选购了很多各种类型的死海化妆品满载而归。
死海皇冠酒店游泳池(摄影:冯赣勇)
傍晚时分,爱车考察团车队抵达死海之畔的皇冠酒店,虽然这是家五星级酒店,但却不不太招人喜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家酒店不提供免费WIFI,且收费还挺贵。而自从考察团来到以色列后,虽然每天都更换酒店但还从未遇到过WIFI收费的状况。并且这家酒店虽然位于死海之畔,但前往死海还要经过一条马路才能到,不像很多酒店建在海边,将海包括在酒店范围内那么方便。
死海海滩一角(摄影:冯赣勇)
7月3日上午,大家纷纷从酒店出来,顶着酷热无比的骄阳,经过那条小马路来到死海。虽然听说过死海的一些可怕的传说,但既来之则安之,即使有些危险,总也得尝尝梨子的滋味啊。
死海岸畔的小店(摄影:冯赣勇)
死海由于超过于普通海水10倍的盐分,所以海水溅入眼睛可不是好玩的事情。记者带上泳镜和泳帽,慢慢地进入海里躺在水中,浑身摸了一下竟然感觉像油一样的滑爽,而海水偶进一丝口中,竟已咸的无所适从。想游泳可没那么容易,海水好像有巨大的阻力,而你想沉入水中也不容易,海水的浮力极大,感到好像托着你漂浮在水面,那种神奇的感觉真是很奇妙。
死海风光(摄影:冯赣勇)
一般有经验的人都会带上一瓶淡水放在岸边,以便用来及时冲洗。如果不小心喝了一口,那水到胃里的痛苦可要难受了好几天,想吐也吐不出来。如果人们有平时微小到你自己皮肤根本察觉不到的细小破痕,一旦进入海中马上就会有灼热感,真好似“伤口上撒盐”一般,不过经过死海盐浴后的伤口通常也好得很快。
游客涂抹死海泥美容(摄影:冯赣勇)
此外,大部分死海海滩都是颗粒较大的鹅卵石沙滩,所以赤脚步入海中得一点点地缓步而行,脚下咯的很难受,经常打赤脚走路的人,在沙滩上站起来,甚至每走一步都会感到脚底疼痛难忍,所以说死海“危险”。
死海漂浮的快乐(摄影:冯赣勇)
死海虽让大部分动植物在那里无法生存,但对人类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因为它会让不会游泳的人在海中游泳。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的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体的比重,所以人不会沉下去。
死海海滩(摄影:冯赣勇)
死海丰富矿物质的海水和提炼出来的黑泥,据说对皮肤病具有神奇疗效,所以沿着死海边就有医疗皮肤病的温泉,同时也有淡水沐浴设备。为此,大家在此纷纷涂上黑泥后坐在海滩上享受阳光的沐浴,之后再到死海上享受漂浮的快乐。最后在海边冲洗完后回到酒店,再跳入游泳池挥臂畅游一番,那种舒适的感受真是再惬意不过了。凡下过死海的人,一天之中摸皮肤总是感到十分的爽滑。
考察团在死海之畔合影留念(摄影:AIR)
7月3日下午,爱车以色列自驾游考察团结束了死海的行程出发,途中,在死海之畔留下了一张车队与团员的大合影。之后顺着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山路驰骋,这里道路的景色,如同新疆乌鲁木齐前往喀什的路况相似,全是茫茫的戈壁滩。
拍下拉蒙大峡谷的壮观(摄影:冯赣勇)
以色列著名的旅游景点拉蒙大峡谷是从死海前往红海中途中的重要景观。抵达这里时考察团驱车驶上最高点俯瞰大峡谷的壮阔奇观。这是一个碗状的巨坑,坑底长40公里,宽8公里,深300米,俗称“大弹坑”。其实它是沙漠中的一个环形大峡谷,气势雄伟,谷中生物地貌千变万化,神奇无比。
拉蒙大峡谷景色(摄影:冯赣勇)
几百万年以前,由于地壳的运动,致使地表升高和断裂,地下水不断侵蚀,从内部将山掏空,再经过雨水的冲刷以及不断的风化作用,形成了现在的峡谷奇观。登上高高的观景台向山下远眺,记者感觉这里的地貌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狭长状的峡谷特点,而更像一片壮阔的盆地。不仅如此,这里壮观奇异的景象,不由得让记者想起土耳其拍摄电影《星球大战》的外景地卡帕其尼亚。离开拉蒙大峡谷,车队继续向当天的目的地红海之滨的埃拉特进发,一路上大家在对讲机中交流两天来的死海神奇体验,各个兴奋异常,快乐、有滋有味的话题交流,令人回味无穷。(记者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