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当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举行“秋粥节”。图为熬粥现场。 张浩 摄
8月7日立秋当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举行“秋粥节”。本次活动还特意展出了68幅科举匾额拓片,其均来自于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其中包含三方举人匾,为前来“举人村”喝粥的民众了解科举文化,了解古代书法匾额文化
8月7日立秋当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举行“秋粥节”。图为民众喝粥。 张浩 摄
直径一米多宽的大锅、冒着热气的甜粥、68幅科举匾额拓片……为迎接7日立秋,北京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秋粥节,在灵水村热闹举行。记者获悉,这座因《爸爸去哪儿》而闻名的灵水村,将整合古村落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中国举人文化村”。
灵水村位于北京门头沟,融合了古代科举文化、宗教文化、古建文化等的千年古村,2005年被中国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联合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举人村”之称的灵水村,把立秋这天习惯叫做秋粥节,自古有立秋喝“举人粥”的习俗。7日,第十四届举人文化节7日在此开幕,香甜的秋粥、精彩的民间文艺演出、科举匾额展等,吸引了上百位游客慕名而来。
300多年的“举人粥”
灵水村位于京西门头沟斋堂镇境内,建成于明清时期。自科举制度盛行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曾诞生了刘懋恒、刘增广等22名举人,2名进士,因此得名“举人村”。秋粥节作为此地已传承300多年的民间习俗,相传就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荒年时期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
康熙七年6月以后,连日暴雨倾盆,斋堂川的百姓大多断粮断炊,饥民遍野。举人刘懋恒和父亲刘应全商议救助灾民,便在村中搭草棚支起几口大锅,熬粥让灾民果腹充饥。康熙二十一年,斋堂川又逢大旱,颗粒无收,刘家父子再次捐粮赈灾,帮助村民度荒。刘家父子前后共捐谷3700余石,挽救了近万人的生命。为了纪念刘家的德行善举,表达对刘举人的敬仰,灵水人遂将立秋改为秋粥节,这一天所熬之粥便被称为“举人粥”。
“秋粥节”就这样世世代代传了300多年。
今天,第十四届举人文化节伴着浓浓的粥香拉开帷幕。一个大型粥棚早早在村中广场支起,三只直径超过1米的巨型大锅,冒着腾腾热气,每口锅前都有2、3个带着彩色围裙的妇女共同熬粥。
经过几个小时的搅拌熬制,汇聚了米、豆、花生、核桃等的“举人粥”正式出锅,浓稠的热粥引得不少村民和游客大快朵颐,芳香弥散全村。
举人匾额亮相“举人村”
科举匾额展更为今年的“秋粥节”锦上添花。7日,“举人村”的广场上,展出了68块来自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的匾额和拓片,其中包含三方举人匾。
古代匾额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最早的匾额可追溯到康熙年间,匾文“燕贻书种”,表达了古人对知书学书的尊崇。匾额曾遍及京城的宫殿、城池、关隘、河桥、街道、里坊等,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以致千行百业曾出现“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况。北京近800年的科举史中,曾是诸多科举最高等级的会试、殿试等的重要考场,也诞生了200多名状元、近5万名进士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表示,灵水村与科举文化高度契合,展览可以让观众了解科举历史、古代书法文化等,“既展示匾额文化,也是传播科举文化”。
灵水村将保护性开发古村落
山青水绿、风光旖旎的灵水村,因《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热播而广为人知。中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打破了古村往昔的平静,也带来了新的生机。
灵水举人文化节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灵水村正大力发展村域旅游经济,已有“举人村”、“举人茶”等商标专利,正多方尝试招商引资开发旅游,“秋粥节”将成为该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品牌活动。
该工作人员称,目前,已完成了魁星楼、文昌阁、小碾房、三元堂举人院等古建筑景点的恢复修缮工作,将对灵水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全面建设,对独有的古村落资源、举人文化和多宗教共存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灵水特有的旅游文化,使灵水成为北京重要的集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生态的旅游名村,真正成为“中国举人文化村”。
他说,目前灵水村内8000平方米的停车站、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工程、景区导视系统等已完成建设,将继续完善旅游设施建设,灵水村正按照3A景区的标准进行开业筹备工作,计划于9月1日试营业。(记者 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