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

太阳神鸟 生生不息(美哉·华夏博物之旅)

2014年08月10日10: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太阳神鸟 生生不息(美哉·华夏博物之旅)

金沙遗址博物馆

商代晚期 太阳神鸟金饰

商周 大金面具

四川博物院

西周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五代 蜀永陵玉大带

东汉 说唱俑

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1年2月8日,一座沉睡了3000年的王国在四川成都青羊区金沙村一处施工现场横空出世。经勘探发掘,金沙遗址的分布范围约为5平方公里,已发现大型祭祀活动区、建筑基址区、居址区、墓地等重要遗存,出土珍贵文物数万件。

金沙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商末至西周时期古蜀国的都邑,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4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456亩,总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遗迹馆和陈列馆两部分展览面积达12808平方米,展线长度1279米,展出文物1763件(套)。

小贴士

地理位置: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青羊大道227号。

开放时间:8:00—18:00(重大节庆活动除外)

门票价格:80元/人。根据相关规定对学生、老年人、离休人员、残疾人和现役军人施行优惠政策。

咨询电话:028—87303522

网址:www.jinshasitemuseum.com

温馨提示:2013年2月,百科数字博物馆上线。观众可在线欣赏馆藏精品,还能通过网络全景导览“足不出户”游览博物馆。博物馆同时开通微博、微信等,为游客提供多项服务。

商代晚期

太阳神鸟金饰

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重20克

作为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太阳神鸟金饰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它以其神秘和精致,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

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

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古蜀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从外形上看,太阳神鸟金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四只展翅飞翔的神鸟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地飞翔,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和丰富想象力的体现,也是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是古蜀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之后,太阳神鸟金饰蜀绣图案还随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标志着神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12年太阳神鸟金饰又被评为成都城市标志的核心图案。2013年,太阳神鸟金饰被公布为禁止出境的文物,并被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商周

大金面具

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

大金面具是目前中国商周时期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一件金面具。其造型面部呈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长方形耳,耳垂穿孔,显得十分威严。

大金面具是用黄金制作的人头像面部装饰,在专门的模具上捶揲加工而成。从金面具背面的痕迹观察,此器可能是附着在某种物体之上,应是古蜀时期的神祇面具。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面具总是与巫术息息相关。近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的调查证实,一些少数民族在祭祀、祈年、节日活动中,广泛地使用面具,以赋予自己与神灵沟通的能力,得到神灵的庇护。在祭祀表演时,巫师戴面具舞蹈以娱神,达到人与神之间的交往。现代京剧、川剧等剧中人物的脸谱,现代流行的化装舞会中的面具等都是面具的衍生表现形式。

金面具在中国其他地方还不曾见过。但在公元前4000至公元前3000年间,古埃及和西亚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黄金饰品,并向地中海沿岸、中亚、南亚等地迅速传播。

因此,有学者认为成都平原地区的金面具很可能是通过古代印度和中亚的途径,并吸收了西亚近东文明的类似文化因素,由古蜀人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创新而成。但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古蜀文明自成系统,有着自身的渊源和发展演化轨迹,金面具是基于中原技术和地方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这件大金面具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这再次证明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有着紧密的承袭关系。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巴蜀书画、精品陶瓷、巴蜀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文物展品从商末周初的巴蜀青铜器,到汉代画像砖、南北朝万佛寺佛教石刻、明清瓷器,再到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家张大千的书画等,可谓是文物门类齐全,品质高端。

小贴士

开放时间:每周二到周日,上午9:00—17:00。

门票: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4000张,当日有效;

游客可凭身份证或有效证件领取门票;

团体参观须提前24小时预约;

高龄老年人、残疾人士、小学生须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在专设窗口领票,现役军人凭证件可优先领票。

咨询电话:028—65521555,65521888

网址:http://www.scmuseum.cn

西周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通高69.4厘米,口径21.8厘米

1959年修建成灌铁路至彭县时,工人意外地在当时的彭州竹瓦公社青龙大队发现了一批窖藏青铜器,包括8件青铜容器和13件青铜兵器。21年后的1980年,青龙大队的一个农民挖泥烧砖时,再次意外地发现了一批存储在大陶缸中的青铜器,包括4件容器、15件兵器。

根据专家考证,这前后两次出土的共计40件青铜器,埋藏时间可能在西周末年。在这些青铜器中,一件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尤为引人注目,它造型硕大,纹饰美观,描绘了一幅完整的古代巴蜀先民祭祀的壮观场景,也因此成为西周时期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

这件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其器身的肩、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首耳,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自颈部至圈足,有四道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等份,其间分别铸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腹部为浓眉大眼的夔龙,张口蜷身,独足四趾;腹下饰牛纹一周。三段皆以云雷纹为地。盖部顶端饰有四道与器体相对应的鸟形扉棱,扉棱之间饰有蜷身夔龙,以扉棱为鼻,云雷纹为地。

古代的艺术家们以浮雕和圆雕的手法突出器物主纹和器物的某些特殊部位,对称布置,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具特色。整个铜罍通体碧绿晶莹,似有古玉的光泽,漂亮至极。

这件铜罍曾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观众无不为之叹为观止。

五代

蜀永陵玉大带

长19.5厘米、宽6.9厘米

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政权,史称“前蜀”。王建死后葬于成都西门外,其墓称“永陵”。王建墓内出土的玉大带、哀册、谥宝等文物都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中玉大带尤为显眼,它玉质朗润,纹饰雕琢精细,是难得一见的五代时期玉雕精品。

玉大带玉面浮雕团龙戏珠,背面四角处有象鼻小孔,用线或银丝将銙附于鞓上。铊尾浮雕龙戏火球,龙身矫健。其下阴刻有铭文:“永平五年,乙亥,孟冬下旬之七日,荧惑次尾宿。尾主后宫,是夜火作,翌日于烈焰中得所宝玉一团。工人皆曰:‘此经大火不堪矣。’上曰:‘天生神物,又安能损乎!’逐命人解之,其温润洁白异常,虽良工目所未睹。制成大带。”

发掘时,鞓(玉带的皮带部分)全部腐烂,但鞓上的装饰物犹存。

东汉

说唱俑

高66.5厘米,泥质灰陶

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个比较强盛的阶段,说唱俑就是在两汉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所表现的其实是俳优在表演滑稽戏时的造型。

与秦、隋唐时期的陶俑相比,汉代陶俑最大的特点在于特别注重对神韵的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画精神,不但形似,而且神似。1963年,成都市郫县外北宋家林砖室墓出土的立式说唱俑,就是一件形似神似的艺术精品。

这个说唱俑头顶作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两肩上耸,左臂戴环饰,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欲击。上身赤裸,双乳垂至腰际。臀部向后翘起,宽肥的长裤已落至臀下,好似继续下落之势。这些滑稽的动作和造型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代的艺术工匠将客观写实和大胆夸张相结合,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一位说唱艺人的生动形象,这件说唱俑可称为我国诙谐戏之祖。

资料整理:王明峰

本版制图:蔡华伟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0日 08 版)

(责编:高丽、韩淑贤)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