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苏州湾文化中心土建工程已于8月初进场,关于未来的形态,苏小湾带你一睹为快先。
“它必须强调太湖新城的活力形象,它必须能大幅提升人们对该地区生活的想象,它将会是整个新城居民的精神维系,它将作为一个里程碑式建筑,宣告“太湖边的苏州”正式诞生。”——苏州湾文化中心设计者如是说。
随着“南拓西进”号角的吹响,地处经济快速发展的长三角之“心”的吴江太湖新城徐徐展开了城市建设的蓝图。撤市立区之后,吴江这片土地一下子成为整个“大苏州”的前台与增长点。这一切都决定了“苏州湾文化中心”这个建筑承载的意义远超寻常,它不仅要提供公共空间给文化娱乐活动,还要成为一个代表新生力量的符号——它必须要体现艺术性、可看性、民俗性,既要有宏大的气象,又要有鲜明的特色,增强这座建筑的文化内涵。
为此,吴江区规划局先后邀请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设计机构进行概念设计,最后经过严格评审、多方考虑,选定了法国包赞巴克建筑事务所的创作方案为唯一设计方案。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199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法国建筑师。
它西滨太湖,东接太湖新城中央商务区,坐落于新城的东西中轴线的西端点,总占地面积约9公顷。文博中心共包括一间能容纳1600个座位的大剧院、一处600多个座位的多功能厅、一间24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一间18000平方米的展览中心、一处14000平方米的会议中心、一间7个厅的电影院及14000平方米的配套商业体。
对于文博中心,包赞巴克觉得规划者的初始理念并不复杂,除了要让它为太湖新城的视觉中心,还要把剧院、博物馆及会议中心组合到同一个巨型建筑体中。包赞巴克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进一步思考分化、整合可能性后,提出了三个场馆按照规模与功能分成两个子建筑的规划方案:剧院作为一个子建筑(苏州大剧院),博物馆与会议中心组合成另外一个子建筑(吴江博览中心),两个子建筑互为对照、相互补充,最终合为一体。
一眼望去,整座建筑最具标志性的便是它的两条金属带饰。它们如同在风中或水中交织起伏的丝绸飘带;它们是大剧院的屋顶,同时又是博览中心的侧壁,就这样把原本位于中轴线两侧、相隔100米的大剧院与博览中心连成一体。设计者们还将剧院与博物馆之间的区域转化为活动区域,并引导人们——不用找了,这就是入口。金属带饰与中央绿轴、天桥相呼应,中间与通往湖边的阅湖台“8”字型景观回廊垂直相接、却又毫无阻挡行进之虞。带饰泛着金属光芒,照着没有分界线的湖面与天空,加上岛屿、陆地,几乎成了同一平面上的最佳互动元素。带饰起伏的曲面一气呵成,足以让习惯于简单规则线条的观者入迷——这是通过三维桁架体体系实现的结构造型,看起来却自然而然不带人工斧凿的痕迹,所唤起的敬意或使人认同起高迪的话: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让人吃惊的是,这看似柔弱的、没有立足平面的带饰,在大剧院与博览中心屋顶之间,恰恰还充当着桥梁和观景台。上面设有步行道——人们可以由大厅内电梯直达,或从外部坡道攀登,行走于飘带之上,一览三万六千顷太湖的壮丽、或是城市中轴线两边的新城风光,自有一番陶醉的情境。
穿过苏州大剧院宏伟且典雅的入口,就是环形的公共大厅。大厅一端是大剧院的主要组成部分——演出厅,另一端是多功能厅。大厅面向湖面、视野通透,玻璃幕墙上密集网状的细柱既保证了结构的坚固,也形成一道自然光线的过滤网,使内向空间均质性、向湖面的敞开性两者皆得。
大剧院的演出厅将配备整体世界级的演出设施,打造极佳的视听效果,在结构和室内造型上的设计则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同时又保证了视觉、声学等功能性要求。走出大剧院,迎面就是吴江博览中心,迈入其中,沿东侧城市道路的空间将是新的吴江博物馆。为了满足展览的需求,博物馆的馆内空间设计的较为封闭,6层楼高的共享大厅贯穿着整个博物馆,将各个展览区域完美结合。天然光线从采光顶洒下,在馆内所形成的空间效果也将非常壮观。
西侧的空间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层层后退的体量在每层都形成了一个空中花园。夹在博物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之间的为会议中心,这个两层高的建筑屋顶为一个巨大的屋顶花园,将东西两侧建筑一分为二,屋顶花园面向中央广场,增加了融入感,易获得公众亲近。会议中心沿太湖侧设置了两层高的景观休息厅,人们透过玻璃幕墙可将太湖美景一览无余。
最后,让我们畅想一下,苏州湾文化中心全面建成之后的情景吧!它将成为全国的文化地标,苏州的文化名片、苏州的传世之作!
——版权声明——
文中图片版权归吴江旅游局所有,仅供人民网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地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