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苗寨

2019年11月04日15:51  来源:人民网
 

桃林苗寨民族风情村隶属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管辖,该村位于湘西南边陲,地处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同中心地带,距城步县城22公里。共6个村民小组,148户,66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5%,耕地面积410亩,山林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除了苗寨民俗风情、集山寨森林公园、千年鸳鸯红豆杉、遍布全村的桃花林都是该村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桃林苗寨寨门(孟原 摄影)

桃林苗寨民族风情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古村落,村中古建筑保存良好,现存民国年代吊脚楼民宅59500平方米,民国年代的风雨桥320平方米,民国年代的戏台、凉亭、钟楼、牌坊共440平方米。桃林苗寨的传统民居也是青瓦覆盖的吊脚楼。这种吊脚楼的最大特点是在二楼有个供女孩子绣花、观景的凉台,俗称“美人靠”,在此凭栏远眺,能够饱览赏心悦目的苗岭景色。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层甍叠榭背靠着青山环绕四周,美不胜收。

桃林苗寨风雨桥(孟原 摄影)

桃林苗寨风雨桥近景(孟原 摄影)

桃林苗寨民居(孟原 摄影)

这个古朴的山中老寨保留着最淳朴的民风民俗。这里的人们至今都保留着“讲苗话、唱苗歌、着苗服、演苗戏”的传统习俗,寨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苗族风土人情和原生态的沧桑之美。进入桃林苗寨,会举行鸣放火枪、跳芦笙舞、喝拦门酒等仪式,让人充分体验苗族的热情好客。

苗寨中男女老少个个身着苗服,服饰式样繁多,刺绣精美,银饰华丽。苗族刺绣工艺精湛,善于用复杂的图案和符号表述苗族的历史和文化,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银饰有头冠、项圈、银锁、手镯等等,女子全套盛装银饰最多可达十几斤之多。

寨中还传承着傩戏、舞草龙、山歌、油茶饮、打糍粑、挤油尖等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来到苗寨,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就会给客人打油茶。将茶叶炒热,倒上茶油,加上食盐、生姜同炒,炒香后,加入泉水煮沸,再用木槌把茶叶舂碎,焖一会儿,滤去茶渣;将油炸黄豆、花生、糯米、糍粑等配料放入宾客的碗内,冲上茶水,就成了香味扑鼻的打油茶了。饮用这种油茶,要用一根筷子 ,一般要喝三碗,还有一定的传统礼节。即主人说声“请”,再饮用,饮后待主人收拾完毕方能退席。

喝完油茶,有机会还可以到村里转转,看看桃林苗家的古牛图和相思红豆树,欣赏原汁原味的桃林傩戏。神秘的傩戏面具,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展现了苗族人们丰富的民俗风情。

傩戏,起源于远古的驱魔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巫文化现象。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就其内容形式而言,仍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苗族传统傩文化是现代戏剧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特色最鲜明、学术研究价值最高的少数民族傩戏之一。它始于远古人民的原始自然崇拜和多神意识,是古代驱鬼驱疫祈福庆祥的仪式。

城步境内的傩戏主要特点是在傩文化基础上融注于当地一些民风民俗的内容,在表演程式方面除祭鬼逐疫之外,还参与了一些民间戏曲小调的内容,内涵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因此,虽历经数千年,傩戏仍在城步境内流传。傩戏还愿、庆鼓堂是苗族祖先流传至今的祭祀活动,主要祈求人丁兴旺和五谷丰登。傩戏还愿整个活动包括32场,庆鼓堂包括33场活动,主要反映苗族人民的农事活动,需连续演出三天三夜才能演完。

苗族的傩面具多以木、竹、金、银、玉等为材料,镂刻成凶悍、狰狞的神怪鬼魅形象,豹头狮鼻,竖眉凸眼,青面獠牙,面肌饱绽。巫公巫婆们将神的威灵、鬼的狰狞和人的精神交合融通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庄肃、威严、疾恶如仇、避邪生正、吉祥如意的宗教信仰和情感寄托。苗傩面具最初大多是12面或24面为一堂,也有36面、64面的,桃林苗族的古傩面具是81面(可惜现存古面具的只有13面,其余的都已失传),即蚩尤的81位兄弟神,因为蚩尤是城步苗族供奉的先祖,是苗民世代崇敬的英雄,这81面古苗傩面被敬为神圣有灵、法力无边的祭器面具,具有超人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其制作、敬奉直至保存,都笼罩在极其肃穆诡秘的祭祀氛围中。苗傩面具的制作,一般通过选材、取样、画形、挖瓢、雕刻、打磨、油拃、开光8道工序,经过宗教祭祀、请神开光后,就成了神祗。佩戴傩面从事傩祭法事时,要进行神圣的五请四送,一旦傩与人结合,即巫师一戴上祭过的傩面,就成为鬼神的化身或是鬼神的象征,据说能与神或鬼直接对话。

跳芦笙舞、斗牛、斗鸡等活动也是苗族喜爱的传统娱乐项目。村子里流传下来的爬刀山、下火海、吞火球等民间特技也成为吸引游客的表演项目。

美丽的苗寨风光(孟原 摄影)

苗寨古朴的吊脚楼,优美的歌舞,神秘的傩戏,香甜的油茶,让去过的游客都有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桃林苗家乐(孟原 摄影)

参考资料:

城步新闻网

(责编:赵亮、李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