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

  

中国游客应有怎样的日本行?

李 喆

2014年02月21日08: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富士山美景
  新华社发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驻中国上海总领事馆去年12月发放的赴日签证数量为往年同期的3倍多,创下历史新高。进入1月,不但个人旅游签证申请“稳步增加”,团体旅游和商务签证的发放数量也大幅增长。对此,日经中文网预测称,“中日关系再次陷入冷却,赴日旅游的前景难以预料,但从目前来看,2014年春节期间赴日旅游复苏趋势明显。”的确,刚刚过去的2014年春节,日本商家普遍感受到了强烈的春节效应。

为何两国关系紧张依旧,中国人赴日游的热情却呈现复苏态势?除了日本优质旅游资源的魅力、地缘优势以及日元贬值带来的价格优势,日本旅游业界为弥补损失而吸引中国游客的举措,作用也不可小觑。另一方面,民众好感度固然受国家关系的深刻影响,但多年友好交往建立的感情基础又注定了彻底断绝联系并非易事。在许多赴日中国游客看来,“旅游和政治问题是分开的”。

旅行是近距离接触、感受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方式,因此有理由坚信,尽管中日关系困境重重,但希望犹存。而若注意到日本观光厅的调查数据:中国游客自由行的比例从2012年7-9月的23%增至2013年10-12月的43%,对于如何开展日本行,则更有深思的必要。

首先,出发之前做足功课。中日两国虽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习俗等存在显著差别仍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日本人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地铁里不可以打电话;日本社会强调秩序,即使进出地铁站,行走路线也有矩可循,等车、交费时队伍更是排得整整齐齐;酒店房间冰箱里的饮料和电视遥控器上标注“有料”的节目是收费的。熟悉这些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也能使旅行更为舒心、便利。

此外,旅游少不了参观,理应提前对景点有所了解。游玩时间往往有限,有备而来,更易于尽情尽兴。而事前准备的过程,也是初步感知目的地历史和文化的过程。

其次,旅行过程中应用心观察。前往海外的中国游客普遍热衷购物,每每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殊不知,旅行的真谛更应归结为对异域文化的体验、认识。在中日关系纠结、对立的当下,通过旅途见闻“知日”,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空气可以如此清新”,赴日中国游客的这一感叹,折射了对日本所知有限的事实。旅行恰恰是认识发生改变的开始,因为身临其境有助于获得最直观的感受,看到真实的日本社会。

再次,行程结束后对日本见闻准确传达。尽管赴日中国游客人数有所增长、日本文化在中国人气旺盛,但高比例的“厌日”中国人同样不容忽视。放眼未来,为改善现状而努力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与日本社会有过直接接触的中国游客,应当从自身做起实现这一目标。

当然,由于行程短暂,仅凭一两次游览,未必会对日本有透彻的了解。但应该怎样旅行、如何使之更有意义,还是值得游客们深思的。

(摘自日本新华侨报网) 

(责编:李政杰、张希)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