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

高清:精妙绝伦的中国佛教石刻造像艺术

来源:新华网  2016年04月20日08:14

高清:精妙绝伦的中国佛教石刻造像艺术
下一页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的奉先寺石刻造像群(2015年4月25日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有窟龛2345个,石刻造像10万余尊。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佛教石刻造像,是一种以佛教文化为特色、以巨型石窟为载体的石刻艺术景观。

中国的佛教石刻造像,是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深刻着时代社会的烙印。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在中国,佛教石刻造像的历史可上溯到东汉年代。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开始出现了一种依山岩凿成的佛教建筑形式——石窟。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至兴盛,国内各地陆续修建开凿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石窟。这些石窟中的石刻造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其惊人。

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受到“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成为中国石刻造像艺术的典范。

隋、唐时期是中国石刻造像艺术最灿烂辉煌的时代。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此时的石刻造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润丰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中国现存的佛教石刻造像,多为魏晋、隋唐时期作品,内容均取材于佛教人物或故事。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重庆大足石窟。这些石刻造像南北差异较大。北方地区的石刻造像受印度造像风格的影响,表现手法凝重、古穆、简洁;南方石窟的石刻造像除反映佛教精神的慈悲、祥和、庄严之外,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增加了不少民俗的成分。

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佛教石刻造像反映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高清推荐:

国内那些常被忽略的绝美峡谷 樱花盛开 山野烂漫

世界旅游小姐金色使者绽放巴黎 “铁水流星”火花飞溅

布鲁塞尔巧克力沙龙 实拍90后“动花”忙碌充实的值乘生活

“小黄人”走进列车 重庆合川二佛寺现“最萌和尚兄弟”

面具与华服的盛宴 苏州动物园喜添长颈鹿宝宝

原创推荐:

2016“中美旅游年”游美国 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春节各省份旅游收入排行榜出炉 11省收入均超1百亿

“猴赛雷”的春节旅游大数据:女性更爱玩 偏爱自由行

上海迪士尼票价公布:平日票370元 1米以下婴幼儿免票

全国旅游工作会侧记:“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我要点个赞”

情人节期间发生的那些“最浪漫的事”

1月旅游投诉舆情公布 六成投诉涉及旅游退款退货

观赏樱花不必出国门 国内“五类”赏樱路线提前看

夜跑、下水、cosplay “猴赛雷”创意扮亮2016元宵节

出境游寻“完美”行程?三种新玩儿法“秒杀"寻常线路

 

【1】【2】【3】【4】【5】【6】【7】【8】【9】【10】
下一页

(责编:李星跃、连品洁)

 高清推荐

  • 天天旅游315 去哪儿都不怕天天旅游315 去哪儿都不怕
  • 东莞奢华五星级酒店大起底东莞奢华五星级酒店大起底
  • 高速拥堵车主下车遛狗高速拥堵车主下车遛狗
  • 阆中古城川北传统婚俗阆中古城川北传统婚俗
  • 铁路杭州站未见排队"长龙"铁路杭州站未见排队"长龙"
  • 普洱茶春茶开摘普洱茶春茶开摘